- 新聞中心
- 聯系我們
總部(ADD):洛陽市高新區
廠址:洛陽市西工區紅山鄉黨灣村310國道旁
通信(ADD):洛陽市武漢路大禹新村4#-1-502
郵編(PC):471039
E-MAIL: lyzenyo @163.com
傳真(FAX):(0379)64228177
電話(TEL):(0379)63027177/7188
老網站:HTTP://www.lyzenyo.com
新網站:HTTP://www.luoyangzhenye.com
BLOG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lyzenyo
BLOG:http://luoyangzhenye.blog.sohu.com
總經理:王振武(0)13700798836
營銷部:王 飛(0)13526964714
生產部:喬運華(0)13403791929
客服部:張國鋒(0)13525482528
行政部:馮銳銳(0)13525482546
財務部:趙鳳改(0)13525447390
- 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資訊
-
螺紋鋼迎牛市,鋼材商賺錢比印錢還快
[ 時間:2017-03-25 點擊:1055 ]
昨天,螺紋鋼主力合約1705收報3414元/噸,仍在高位徘徊。上周螺紋鋼曾創出了3692元/噸的近三年新高,相比2015年1618元/噸的低點,漲了1.28倍。對于這波持續一年半的牛市行情,除了期貨參與者外,鋼材貿易商是感觸最深的。昨天,錢江晚報記者采訪了一位鋼材貿易大戶陸先生。
午睡一下,一輛奧迪車沒了
鋼材大戶靠“熬”度過谷底
對于在杭州做鋼材生意的陸先生來說,剛過的春節出夠了風頭,新買的賓利、法拉利、路虎四輛車,全開回了老家。春節前,他還在城北的一個綜合體買了兩間商鋪,還有一套別墅作為新家。而2015年春節,全家人則是低調回老家過年,沒待幾天就趕回了杭州,因為要“照顧生意”。
差別這么大的兩個春節,全是因為囤的幾萬噸鋼材。
2015年11月,陸先生押上了他所有的身家,陸續囤了幾萬噸鋼材。當時的成本是1800元一噸,幾萬噸鋼材花了7000多萬元。“鐵礦石進口要35美元一噸,加上人工和運費,鋼廠出一噸鋼,要虧幾百元。大白菜都要0.2元一斤,相當于4000元一噸,鋼材比蔬菜都便宜了。”2002年就來杭州做鋼材生意的陸先生,經歷過幾波鋼材的大漲大跌,他覺得一直虧的生意沒人做,鋼材不會永遠低于成本價,就選擇了大膽囤鋼。
隨著鋼材價格的持續低迷,陸先生囤的幾萬噸鋼材,也不可避免地浮虧了。“中午睡一覺,醒來鋼材又跌了50元/噸,一輛五十萬的奧迪車又‘開’進海里了。”陸先生說,當時整個鋼材市場,大家幾乎都在硬扛,鋼材價格幾乎每天都在跌,多的時候一噸跌200元,少的時候一天跌10元,很多之前住別墅、開寶馬的鋼材大老板,隔幾天就聯系不到人了,虧了錢直接轉行不干了。
陸先生從1900元/噸買起,一路跌一路補倉。賬上沒錢了,再抵押房產和汽車;再跌下去,借親朋好友的錢來補貨。讓陸先生一路買買買的勇氣,就是他從業15年起起伏伏的經驗。
鋼價觸底大反彈
房子賣得越火就越加倉
隨著鋼價的觸底反彈,陸先生囤的幾萬噸鋼材,也從負資產成了金寶貝。本來,他給自己設定的心理價是2300元/噸,賺30%。但行情的走勢永遠超出人的預期,游資的熱炒,讓鋼價從2015年12月初的1618元/噸,一口氣漲到了2016年4月21日的2891元/噸,中間幾乎沒有暫停過上漲的腳步。“出廠價一提,我這里鋼材馬上提價300元/噸,第二天再提500元/噸。幾萬噸鋼材,你算算是多少錢。”陸先生說。
在交易所提升保證金等措施下,發燒的鋼材期貨市場慢慢降溫,陸先生也以2700元/噸賣掉了一部分囤的鋼材,但手上還有2萬多噸的底倉。“賣了一部分鋼材,先還了親戚的錢,成本也降下來了,再跌也跌不到我的成本,心理就不一樣了。”2016年5月份,鋼材又跌破了2000元/噸,陸先生又把之前拋掉的鋼材撿了回來,買的比之前還多。
陸先生的下游客戶主要是房地產商,這也是他判斷行情的一個基準點。“我的客戶都在不斷加大訂單量,房子賣得很火,停產的鋼廠一時又沒法復工,我判斷應該還會漲。即使不漲,我慢慢賣也行。”陸先生說,鋼材行情漲跌他很難判斷,但地產銷售的情況,他一清二楚。
鋼材市場果然又迎來了一波慢牛行情,去年12月漲到3500元/噸,短暫調整后,今年3月15日最高3692元/噸。陸先生囤的幾萬噸鋼材,基本都在3300元/噸賣掉了。
“現在這個價格,再囤貨有點劃不來了,鋼廠都盈利了,把錢投到其他地方更安全。”這波鋼材牛市行情,陸先生到底賺了多少錢呢?他沒有說具體多少數字,但錢江晚報記者根據他投入的7000萬元的資金量判斷,應該賺了超過8000萬元。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,陸先生買的兩個商鋪,價格都在1800萬元,目前年租金超過100萬元。“商鋪大概有6%的回報,比存銀行合算多了。我不炒股,也不炒期貨,用銀行貸款的話,房租還不夠付利息,不合算。”陸先生說。
當然,陸先生還不是賺得最多的人,他之前去看過濱江一個寫字樓,跟售樓員說好,第二天去付訂金,結果第二天被一位做商品期貨的人買走了做辦公室,一買就是兩層。“一層都要7000多萬了,兩層要1.5億了,你猜他賺了多少錢?”
- 上一篇:國內鋼鐵市場迎來“倒春寒”
- 下一篇:鋼鐵今年要再去產能5000萬噸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