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新聞中心
- 聯系我們
總部(ADD):洛陽市高新區
廠址:洛陽市西工區紅山鄉黨灣村310國道旁
通信(ADD):洛陽市武漢路大禹新村4#-1-502
郵編(PC):471039
E-MAIL: lyzenyo @163.com
傳真(FAX):(0379)64228177
電話(TEL):(0379)63027177/7188
老網站:HTTP://www.lyzenyo.com
新網站:HTTP://www.luoyangzhenye.com
BLOG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lyzenyo
BLOG:http://luoyangzhenye.blog.sohu.com
總經理:王振武(0)13700798836
營銷部:王 飛(0)13526964714
生產部:喬運華(0)13403791929
客服部:張國鋒(0)13525482528
行政部:馮銳銳(0)13525482546
財務部:趙鳳改(0)13525447390
- 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資訊
-
三大優勢支撐鋼鐵板塊 9只績優龍頭股獲機構調研
[ 時間:2017-08-04 點擊:2049 ]
昨日,鋼鐵板塊表現強勢,其板塊整體上漲3.35%,位居兩市各行業板塊漲幅首位,在可交易的31只鋼鐵股中,當日股價實現逆市上漲的個股有25只,占比逾八成,顯示了當前市場對鋼鐵股的做多熱情。
具體來看,昨日,馬鋼股份、凌鋼股份、安陽鋼鐵3只個股實現漲停,方大特鋼、新鋼股份、柳鋼股份等3只個股漲幅也均超8%,分別達到9.64%、8.56%、8.00%。另外,杭鋼股份(5.96%)、山東鋼鐵(5.42%)、鞍鋼股份(5.10%)、*ST華菱(5.06%)、韶鋼松山(5.03%)、太鋼不銹(4.94%)、酒鋼宏興(4.63%)和本鋼板材(4.09%)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。
資金流向方面,昨日板塊整體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,累計吸金13.88億元。其中,馬鋼股份(39708.73萬元)、寶鋼股份(28381.88萬元)、太鋼不銹(16370.22萬元)、方大特鋼(12995.16萬元)、安陽鋼鐵(12960.10萬元)、*ST華菱(11727.47萬元)、酒鋼宏興(11567.50萬元)和凌鋼股份(10344.26萬元)等8只龍頭股昨日吸金均超1億元。
對于昨日鋼鐵板塊的強勢表現,分析人士指出,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去產能等政策推動下,鋼鐵行業二季度業績超預期,帶動行業整體景氣度的上行,進而提升整個板塊估值水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,鋼鐵板塊相對具備三大優勢:
首先,業績優勢,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動下,2016年以來鋼鐵相關主要產品價格也不斷上升,僅從期指主要品種來看,2016年以來螺紋鋼期指主力合約累計大幅上漲超100%,因此,2017年上半年鋼鐵行業整體業績表現亮麗?!蹲C券日報》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,截至昨日,已有4家鋼鐵公司公布中報業績,山東鋼鐵、凌鋼股份、韶鋼松山等3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翻番,分別達到2023.13%、608.08%、383.91%。截至目前,除上述4家已披露中報業績的公司之外,還有21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,業績預喜公司達到19家,占比九成。其中,首鋼股份(5675.08%)、五礦資本(1223.37%)、南鋼股份(690.00%)、鞍鋼股份(507.67%)、新鋼股份(441.46%)、河鋼股份(210.51%)、三鋼閩光(200.50%)、方大特鋼(190.00%)、沙鋼股份(189.04%)、本鋼板材(186.86%)和太鋼不銹(165.29%)等11家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%。
第二,基本面優勢,在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,落后小微企業的市場出清、違法企業的行政取締疊加兼并重組,提高了行業集中度。截至2017年6月30日,年產能1.2億噸以上,年產量6000萬噸以上,企業數量500家以上的地條鋼企業基本已全部取締。這不僅淘汰了大量落后產能,提高了行業集中度,也凈化了市場環境。
第三,行業景氣度上行優勢,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7月31日發布的指數報告顯示,7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為54.9%,較上月上升0.8個百分點,連續3個月處在50%以上的擴張區間,并創2016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,顯示鋼鐵行業景氣度處于高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鋼鐵行業景氣度上行的背景下,機構對績優龍頭股的關注度逐漸上升。統計顯示,在36只鋼鐵股中,7月份以來截至昨日共有9只個股被基金、券商、保險、海外機構、陽光私募等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調研,*ST華菱、首鋼股份、沙鋼股份、河鋼股份、鞍鋼股份等5只個股受到5家或5家以上機構調研,參與調研機構家數分別達到34家、27家、7家、6家、5家。另外,韶鋼松山、本鋼板材、太鋼不銹等3只個股參與調研機構家數為均1家。上述9只個股今年中報業績全部預喜,值得關注。